<tfoot id="me2y0"></tfoot>
  • <ul id="me2y0"></ul>
    <ul id="me2y0"></ul><ul id="me2y0"></ul>
    • <fieldset id="me2y0"><menu id="me2y0"></menu></fieldset>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昆明國際
      新聞信息
      推薦最新新聞 Top 10
      推薦旅游工具
      電子地圖 電子地圖 云南租車 云南租車
      天氣預報 天氣預報 旅游社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旅游社區
      酒店預訂-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酒店預訂 云南特產-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云南特產
      航班動態_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航班動態 高爾夫旅游_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高爾夫旅游
      推薦旅游用品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您現在的位置: 云南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 新聞信息 >> 國旅動態新聞 >> 正文
       
      云南旅游文化的“二次創業”
      發布時間:2010-4-29   來源:云南日報   點擊數:
      酸甜苦辣皆傣味

        “新南行記”四省區的記者在西雙版納采訪報道,得主人熱情款待,遍嘗傣家美味。

        幾乎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有酸味,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檸檬汁也作為極有特色的調料,時常被加入到菜肴之中。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將一個菠蘿中間掏空,放入糯米,再把掏出的菠蘿肉切碎,加糖蜜半小時,去汁。將切碎的菠蘿肉和糯米放入菠蘿中煮上十來分鐘,一個香氣撲鼻的菠蘿飯便大功告成。菠蘿飯里面既有糯米的清香,還時不時能吃到酸甜的菠蘿粒,實在讓人食指大動。

        苦瓜在當地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至今我仍不知名的野菜,用水略微焯一下便可食用,其強烈的苦味,比之苦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般來說,味苦的東西具有清熱下火的功效,因此深受傣族的喜愛,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涼菜拼盤。

        “喃咪”——傣族自制辣醬。首推“番茄喃咪”,主料是特小特酸的番茄品種和“辣不怕”的小米辣。用黃瓜蘸著這種經秘法炮制的辣醬食用,又酸又辣的感覺,仿佛讓你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都開始放大,能夠呼吸到版納茂密森林的氣息。

        酸、甜、苦、辣四種口味,在經過傣族的轉化之后,又展現出了一種別樣的風味。讓你在大快朵頤之后,記憶深刻、回味無窮。不吃傣味,相當于沒有來過版納;而吃過傣味,則又會為以后鮮有機會再次品嘗而糾結。

        昆明建地鐵請來六條“龍”

        在昆明,地鐵的建設,牽引著萬千市民的心。

        這條地鐵從嚴家山到呈貢有42公里,全線31個站。計劃在2012年年底貫通。在修建這條軌道的過程中,一臺由德國提供技術支持,昆鋼公司聯合生產制造的機器——盾構機將會被派上重要的用途。

        昆明地鐵建設,需要生產6臺土壓平衡盾構機,每臺造價5000萬元。這臺直徑6米,全長80米的龐然大物,完全可以用“地龍”這個詞來形容。它將被用于地下隧道的挖掘和泥土的輸送。這臺由德國海瑞克提供技術支持的機器,將使昆明地鐵建設的工作效率大幅上升。

        此前,這一技術已在上海、廣州等地試用成功。

        據介紹,盾構機安裝好以后,前方是一個巨大的鉆頭,螺旋狀的鉆頭把地下泥土鉆出來,順著輸送帶把泥土裝進渣土車運走。如果所有環節都配合密切,盾構機24小時能夠掘進20-40米。

        并且,當地下隧道被掘進8000米后,盾構機就會被報廢。

        通常情況下,兩臺盾構機一旦進入地下工作以后,就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幾乎所有的盾構機都是下地干活,出地報廢,壽命極其短暫。但海瑞克公司的盾構機是中國地鐵施工中使用最普遍、性能最穩定的機械。

        盾構機在地面以下10多米鉆洞,對地面造成的沉降可以控制在1厘米以內,地面根本聽不到施工產生的噪音。因此,隧道的開挖對市民來說是無聲無息的,對交通的干擾也主要是站臺施工的節點。

        昆鋼公司和海瑞克方面在接受采訪時稱,第一臺盾構機將于4月28日舉行交付儀式。而第二臺盾構機目前仍處于緊張的組裝階段。今年5、6月,昆明地鐵將全面開挖。  

        正在裝配的盾構機

        文化為魂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旅游讓徐霞客游記得以產生,而產生出來的徐霞客游記又給無名的山水以名揚天下的機會。山水的神韻靠人用文化藝術來點畫,點畫出來的山水又將這文化滋養。今天我們徜徉在“七彩云南”,觸及她跳動的脈搏,感受她每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細胞,時時刻刻映襯著心中美麗的家園“多彩貴州”。同樣的人間秘境,同樣的厚積薄發;不同的是滇文化與黔文化,云南人與貴州人。異同之間,體味著共性的融合,個性的張揚。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云南經過精心的分析和策劃,相繼培育和推出了“神奇迷人彩云南”、“永遠的香格里拉”和“七彩云南旅游的天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這“三部曲”在20年間促進了云南旅游知名度的提升和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如今,云南文化、旅游產業又在“兩強一堡”的戰略新高度上展翅飛翔。雖為貴州人,赴云南采訪的我們禁不住也想貼緊她滾熱的身軀……  

        昆明民族園東巴村里東巴姑娘正在制作民族文化用品。

        餐飲業起家的云南吉鑫集團,過去一碗米線賣2塊錢。推出民族特色濃郁的《吉鑫宴舞》后,“米線套餐”的價格飆升到了200多元。集團董事長李麟呵呵一樂:“米線不值錢,可歌舞值錢!”

        這是一個“新南行記”采訪團聽到的例子。

        4月,云南昆明艷陽高照的季節里,新南行記采訪團來到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在紅塔西路,大家頗為意外地看到一座博物館——袁曉岑藝術博物館。袁曉岑是國畫大家,筆下的孔雀與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齊名。

        在旅游度假區建博物館,連這些見多識廣的老記們也覺得新鮮。

        “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與云南名泰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承建了這座博物館,占地2萬余平方米,總投資1100萬元,意在提升景區文化品位,打造文化交流平臺。”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張杰說,“下一步我們繼續將區域內的產業鏈整合延伸,建立國際影視基地。”

        這是一個“新南行記”采訪團見到的例子。

        兩個例子表明,云南旅游的“二次創業”,文化是魂魄。

        當文化通過產業化釋放出巨大的經濟能量,“軟實力”就變得“硬氣”起來。

        旅游浸潤在文化中

        云南旅游局局長喻頂成說:“如今《云南旅游產業發展和改革規劃綱要(2010—2015)》,將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互動發展落實到機制建設中,落實到每一個旅游項目中。變做形象宣傳為做旅游文化產品;變注重宣傳為注重營銷。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讓文化企業與旅游企業融合;讓旅游產品充分體現文化特征,實現靈魂與載體的有機互動。”

        像麗江那樣的風情小鎮,像藏民村那樣的特色民族村寨今年內云南要建30個。同時以“香格里拉”、“茶馬古道”、“聶耳音樂”、“七彩云南”等文化品牌聚集生產要素,使年內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全省生產總值的6%左右,2015年達到8%左右,2020年達到10%以上,成為繼煙草、旅游、電力、礦產、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后,云南又一個新興支柱產業。

        旅游集約化國際化

        同行的南方日報記者張啟向我們發出邀請:“我爸媽從武漢遷到麗江開客棧,歡迎大家去玩。”

        去年春節前,張啟陪父母到麗江玩,回去后,爸爸張建國與兒子張啟就達成一致共識:到麗江開客棧。“僅兩個月時間的籌備,我們就在麗江四方街租下房屋。轉讓費、租金和裝修加起來共花了60萬元,并為其命名“仙劍緣”。農歷二十八那天仙劍緣正式開張營業。春節期間生意非常好。”

        如今,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云南作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的作用日益凸顯,云南國際化的色彩更加濃烈,云南必然成為連接中國內地與東盟的旅游集散地,這將有利于云南旅游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與提質增效。喻頂成說:“通過國際合作,無障礙旅游區的打造,自貿區內旅游更加方便快捷,成本降低,對游客吸引力大大增強,在這個區域上,貴州、廣西、四川與云南必將共同致力于國際旅游線的推介之中。”

        讓兩個民族文化大省相互借力

        目前,云南已基本形成圍繞民族特色做主線,旅游業為主體,以影視、新聞出版、民族文藝演出、文化娛樂、體育、會展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多層次發展的文化產業和市場。將民族文化資本化,使文化產業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主導發展,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文化產業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云南現象”,已逐漸形成“云南模式”。

        近幾年來,貴州同樣大力發展旅游業,為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市場條件。2008年旅游總收入653.13億元,已趕上云南的發展規模,相當于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的47.44%。不久,貴廣高速鐵路、成貴高速鐵路、貴廣高速公路和廈蓉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將使貴州直接與珠三角地區對接,人員、物資流通的瓶頸將被打破,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我們有理由相信并且期待,云南旅游與貴州旅游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平臺上的深入合作與互補,必將迸發耀眼光芒。

        茶馬古道源頭:盛世興茶

        “勐臘的母親河南臘河,是釋迦佛祖用一碗茶水幻變成的一條母親河。它寧靜、明凈,一如佛祖的心……”西雙版納州委宣傳部副部長段金華委婉動聽的話語像首詩,牽引著“新南行記”的記者們走進歷史上名聲最響的茶鄉,徜徉于茶鄉悠悠茶馬古道,有一種憶往思來,沉淀人生之感。

        時逢勐臘縣易武鄉正在舉行中國云南西雙版納首屆六大古茶山斗茶大會。我們很容易就融入了茶鄉濃郁的文化氛圍中。茶馬古道起點處、易武四方街“八大山茶莊”聽種茶人姜發寬講述他們家祖輩馬幫運茶,茶馬互換的傳奇故事;在易武老街和大天井處看采茶和茶葉初制比賽;在復制的奧運祥云小屋——“茶山人家”品百年普洱,聽千年古琴聲;在集貿市場走訪南來北往的普洱茶經銷商……

        易武,四通八達的茶馬驛道;古六大茶山的中心和滇藏茶馬古道的樞紐。生態優勢和地理優勢注定易武在遠古的時期就開始擁有馬幫文化,100人、100匹馬的馬隊穿行在蜿蜒曲折的茶馬古道上,古道一直延伸至越南、老撾、緬甸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成了繼我國唐朝時開辟的、由西安通往歐洲的“絲綢之路”和明朝時開辟的、由東南沿海通往南洋、西洋的“海上商貿之路”后的“國際茶馬商路”。在小鎮車順號茶莊至今仍掛著道光皇帝賜譽“瑞貢天朝”的匾額見證著歷史時期制茶業的輝煌。

        而今,易武護好古茶園,做好生態茶;推行“QS”認證,強化食品安全;普查古道文物,整理古道山歌,修復古道古跡;開展馬古道旅游。“古茶第一鎮”的新形象,厚重的茶文化背景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許多有識之士來到這里,與當地政府、當地群眾一起傳承和發展民族茶文化,擴大普洱茶的知名度。曾麗云,曾是一名昆明市財經部門的公務員,現在卻是易武正山茶葉公司的董事長,為古茶山“七子餅茶”工藝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殫精竭慮。她還將“易武茶山人家”搬進了2009年北京奧運會的祥云小屋,云南祥云小屋“茶山人家”向世界人民成功展示了中國茶文化普洱茶的厚重歷史文化。今年5月初,她又將攜普洱茶走進上海世博會中國演藝館、中國元素館和云南館。她說:“喝茶就是品一種文化。我要將散落在民間的珍珠一一拾起,讓普洱茶濃厚的歷史文化、制作工藝得到傳承和發展。”我們想,盛世茶興,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昆曼國際大通道的暢通無阻,遠在祖國南方的邊陲小鎮正煥發出勃勃生機。  

        傣族織錦  

        采茶姑娘展示茶青  
        普洱茶珍品

        四國共享“瀾·湄”國際航運水道

        瀾滄江·湄公河這條河流,從未在歷史上失去過其重要的地位。

        似乎從古至今,這條在中國云南西雙版納出境,并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5個國家的河流,在商業歷史曾演繹過諸多精彩。而新的篇章,在新世紀又被續寫。

        自古以來,西雙版納就是中國西南走向東南亞的重要門戶。

        1993年7月,國務院的一紙批文,讓景洪港成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在級別被提升之后的第7年,即2000年4月20日,中、老,緬、泰四國政府在緬甸大其力正式簽訂《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一年后的2001年6月26日,上述四國商船通航典禮在云南景洪港舉行。之后,景洪港在東南亞的國際航運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事實上,上述四國商船通航協定的簽訂,在一定程度上,為西雙版納的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國際之間的經濟合作,拓展經濟發展領域,提高對外經濟開放的層次和深度。

        在這條河流構建的便利的航運體系下,使得西雙版納這個位于中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前沿,而與下游地區的交往顯得更加便利。瀾滄江·湄公河在這里起到了一個顯著的紐帶作用。

        同時,瀾滄江·湄公河為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技術合作方面(諸如橡膠、水果等糧經作物種植方面)的合作,以及旅游業方面,特別是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這世界上兩大著名旅游區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形成了這一重要國際航運體系下的多層次利益格局。

        此外,瀾滄江·湄公河航運事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關累邊境貿易區的快速發展。這個貿易區位于中緬界河處,是下游國家進入中國的一個碼頭。當上述四國簽訂了商船通航協定后,這個碼頭被重新得以擴建和改建,并使得關累貿易區內的經濟和市場獲得更加活躍的局面。

        在采訪期間,當地政府還透露了另一個多維交通格局下的美好構想——實施水路、陸路和空中出入境“一證通”簽證,從而為構建西雙版納水路、陸路和空中出入境旅游環線提供更便利的條件。

        “德宏一井兩國、一村兩國、一院兩國、一島兩國的邊境人文地理景觀,一定會讓你們嘆為觀止”

        ——云南德宏州州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云山

        一口水井兩國飲的“中緬友誼井”,位于瑞麗姐冒寨和緬甸滾海寨之間,挑水洗菜的中國姑娘和洗沖涼澡的緬甸少女在井邊閑話家常,朵朵水花,串串笑語,隨著江風悠然飄揚。

        一村兩國位于有名的中緬邊界71號界碑旁。這里的云井寨與緬甸的芒秀寨幾乎連在一起,中國的瓜藤爬到緬甸的竹籬上去結瓜,緬甸的雞跑到中國的居民家來下蛋成了常有的事。

        一院兩國的奇特景觀,在瑞麗市屯洪寨邊的傣族農民項補家里,他家院中立著中緬邊界84號界碑。云南省的唯一的一島兩國也位于這個寨邊的瑞麗江上。

        “這就是一個微縮的中國東盟自貿區”

        ——云南日報記者李洪峰

        中國畹町城與緬甸九谷市隔河相對,一衣帶水,胞波情深。九谷市所用電力、移動通訊、建材水泥都為中國輸送。

       
    • 精品推薦旅游線路精品推薦旅游線路
    •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公司全稱】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許可證號】L-YN-GJ00002(云南5A誠信旅行社)
      【移動電話】0dh (全天)
      【業務 Q Q】2
      【網站聯系人】客服:小鄭 小張
      【網站負責人】小李 手機:dh
      【匯款名稱】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公司帳號】2402 7501 0400 ****2(人民幣)
      【公司地址】昆明市北京路83號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公司網址】http://www.guoyancapital.com
      【溫馨提示】外地游客預付訂金時請匯到公司帳號 【互換鏈接】請加管理員QQ:2
      出境合同國內合同
      昆明國際旅行社|云南旅游|昆明旅游|大理旅游|麗江旅游|梅里雪山|昆明自助游攻略|云南自助游攻略|風景圖片|www.kunmingguoji.com|昆明市旅游租車

      推薦鏈接:云南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