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免費為您整理簡述:北京史家胡同 京城中一條既富又貴的胡同有關的信息,史家胡同位于東城區東南部,東起朝陽門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南與東、西羅圈胡同相通,北鄰內務部街,屬
老北京有東富西貴,北貧南賤的說法,大意是住東城的是做大買賣的商戶人家,住西城的是王府貝勒等官宦人家,住北城的大多是做小買賣的老百姓,住南城的都是些靠雜耍賣藝和妓院為生的下層百姓。但有一條胡同與眾不同,此胡同不但住有權傾朝野的大宦官,還有富可敵國的大財主,這就是位于東城區燈市口附近的——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東起朝內南小街,西至東四南大街,全長700米,現仍保存有四合院80座,完整有規模的約30座。整條胡同基本是灰磚墻和大紅門的老北京風格。
據傳,史家胡同53號曾是抗清名將史可法的住宅,后成為李蓮英的外宅,解放后成為全國婦聯的辦公地點,鄧穎超、康克清都曾在此辦公。華國鋒亦曾在此居住,并在這里策劃了粉碎“四人幫”的計劃。現該院改為好園賓館。
27號院正在裝修,即將入住的一定非富即貴。
這是已經整修一新的豪宅,不過門口停放的警車不是給這個院主人看家護院的,而是旁邊東城交通隊的辦公車輛。
史家胡同51號是章士釗先生的故居,后其養女章含之與喬冠華結婚后也在這里居住,2020年其女兒洪晃將此院歸還外交部。
充滿滄桑的石墩仍能看出當年的輝煌。
史家胡同32號曾是新中國首任水利部部長傅作義的住宅。
史家胡同8號曾是黃敬(俞啟威)的故居,黃敬曾擔任天津市長、七機部長,其夫人范瑾曾任北京市副市長,其子俞正聲現任全國政協主席。
還有一些大院為單位所有,7號院現為史家胡同居委會所用。24號院已開辟為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20號院是一個文藝大院,1949年北平解放后,城里留下很多的空房子,當時的華北文工團進城后發現史家胡同56號(舊門牌)人去院空,三進的大四合院寬敞氣派,就把這里作為自己的駐地了。1950年文工團擴編,成為綜合性團體,改名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史稱“藝”,與1952年正式成立的“人藝”相區分。焦菊隱、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在史家胡同56號院生活、工作了大半輩子,人藝許多早期經典作品都曾在這里排練。
史家胡同里只有這個11號院與眾不同,院內是一座西洋式二層小樓,據說是當年日本人蓋的咖啡屋,現在是大雜院,從畫面看很破敗。
院內居民自己制作的臘腸,給人的感覺快過年了。
能用和不能用的自行車堆放在門口。
史家胡同除了非富即貴的大戶人家,也有這樣的普通百姓院落,與大宅院門口的高臺階對應的是這里院子比街道還低矮。
這是正在整修的普通宅院。
還有的宅院已步入商業領域,這家專做旗袍裁縫店,以前是一位老師傅,旗袍手藝堪稱一絕。筆者老伴年輕時曾在此量身訂做過,非常合身得體。
售賣電動自行車配件的店鋪也在此扎根了。感覺有些不協調。
居住在史家胡同的名人還有很多,如中共元老李維漢和其子李鐵映、紅旗雜志主編胡繩、紅色資本家榮毅仁。別看胡同門牌不起眼,但從這條胡同中進出的人群中不乏名震華夏的人物。這就是非富即貴的史家胡同。
小編就愛推薦: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北京史家胡同 京城中一條既富又貴的胡同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beijing/7582.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北京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