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me2y0"></tfoot>
  • <ul id="me2y0"></ul>
    <ul id="me2y0"></ul><ul id="me2y0"></ul>
    • <fieldset id="me2y0"><menu id="me2y0"></menu></fieldset>
      您好,請 登錄 注冊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快捷導航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昆明國旅攻略云南昆明 昆明常見6種有毒野生菌

      昆明常見6種有毒野生菌

      941
      更新時間 2019-12-06 19:51 | 昆明國旅 www.guoyancapital.com |閱讀模式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導讀: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昆明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老提供昆明常見6種有毒野生菌有關的信息,昆明是野生菌盛產的地方,不過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要注意判斷野生菌是否能吃。下面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小編帶您去看


        

      6種堅決不能吃野生菌:錐鱗白鵝膏菌

        白色。菌蓋直徑6-15cm,半球形至近平展,有角錐狀鱗片,中部鱗片稍多,易脫落。幼時邊緣向內卷曲。濕潤時表面稍黏。菌肉白色,中部較厚,傷處不變色,菌褶白色。后期稍帶黃色,不等長,較寬,稍密,邊緣似粉狀。

        

      鱗柄白毒鵝膏菌

        子實體中等大,純白色。菌蓋邊緣無條紋,中部凸起略帶黃色,直徑6-15cm。菌肉白色,遇KOH變金黃色。菌褶白色,離生,較密,不等長。菌柄有顯著的纖毛狀鱗片,細長圓柱形,長8-14cm,粗1-1.2cm,基部膨大呈球形。菌托較厚呈苞狀。菌環生柄之上部或頂部。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糊性反應。

        

      小白菌

        形似銀杏樹葉,但約小一些,最長可超過5cm,寬超過3cm。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采摘后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于每年7~8月的雨后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

        

      苦馬肝菌小豹斑毒傘粉紅鵝膏菌如何辨別毒菌

        一般來說,毒菌的顏色比較鮮艷,有疣,毒菌的帽子上會有疙瘩,還有的有紅斑、溝托、溝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環,一般的毒菌摘斷以后會有漿汁流出來,味道刺鼻。毒菌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識別:

        1、觀外形。一般毒菌的顏色較可食用菌鮮艷,菌傘上多呈紅紫、黃色或雜色斑點,柄上有環和托。

        2、聞氣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惡臭及苦味,可食菌則有菌固有的香味,無異味。

        3、變色試驗。用蔥白在菌蓋上擦一下,如果蔥白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則無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銀器往往變黑色,遇蒜丁變藍色或褐色。

        4、牛奶試驗。將少量新鮮牛奶灑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發生結塊現象,則可能有毒。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昆明常見6種有毒野生菌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kunming/17689.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昆明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標簽:

      昆明采菌注意
      關注941
      分享

      旅游路線推薦

      更多+

      旅游攻略

      更多+

      聯系我們

      微信

      支付寶

      廣告服務熱線:

      昆明國旅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181號昆明國旅

      名稱:昆明國際旅行社

      站長Q:QQ    Email:kunmingguolv@qq.com

      ©2009-2021  昆明國旅   www.guoyancapital.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