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昆明國際旅行社包頭旅游集散地免費為您老提供包頭傳統飲食 有關的信息,蒙古族的傳統食品,主要分白食和紅食兩大類:白食主要指奶食品;紅食指肉食品。
(1)奶食品 奶食品主要以牛、羊、馬、駝的奶為原料。在牧區,以牛奶為上品,產用量較大,羊奶次之。用馬奶、駝奶者少。產奶旺季,奶牛每天擠兩次。奶羊(主要是山羊)每天一次。枯草期,奶牛每天中午擠一次,奶羊不再擠奶。
剛擠下的奶稱鮮奶或生奶,可直接飲用、泡炒米或煮奶茶。
將鮮奶倒入洗凈的容器,夏季放在陰涼處,冬季放在暖炕上,過一段時間便發酵凝結, 形成凝結乳。 其味酸甜,清涼爽口,可泡炒米、米飯而食。
凝結乳分上下兩層,上層呈淡黃色,奶香撲鼻,蒙古語稱“朱和”,漢語稱“嚼口”,拌炒米、米飯極香,還可提煉奶油;其下層呈白色塊狀,蛋白質豐富,稱疙疸奶子,可直接食用,也可制奶豆腐。
將“朱和”倒入白布袋,掛在陰涼處將水控干,倒入鍋內,慢火加熱,并用勺子緩緩攪動 ,清澈的奶油便浮在上層,蒙古語叫“希日套蘇”,即黃油、奶油。剩下的油渣稱“初曲圭”,油香適口,具有祛火、消痰之功效。
把鮮奶倒進鐵鍋,加少量炒米煮沸,并用勺子反復揚奶,直到奶沫浮在上面不見滾奶,停揚撤火冷卻,上面便結成一層皮,蒙語叫“烏如莫”,漢語叫奶皮子。取出奶皮子晾曬,水乳分離,再用文火加熱,陸續將析出的乳水舀出,把剩下部分熬到一定程度,盛入模子晾曬,即成“額吉格”,呈深黃色,味稍酸,狀如奶豆腐。
奶豆腐,又稱乳酪,蒙古語稱“胡如塔”。其制法是將提取“朱和”剩下的凝結乳倒入鍋內煮沸,再加入少量酸奶,像鹵水點豆腐析出乳水,用笊籬把奶塊撈出,放在白布巾上包好,再用木板擠壓,直到把水擠盡,再用模子成型,半天后取出晾干,即是奶豆腐。它是牧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奶食品。
將制奶豆腐和額吉格時析出的乳清收集起來,盛入容器,放在暖炕上發酵,成為“愛日格”。放置期間,每天加一次少量鮮奶攪拌,愛日格上面形成一層奶沫,取出后可用來泡炒米、米飯食用。猶如“朱和”而稍有酸味。奶沫下面的部分稱“查嘎”,是制奶酒的原料,發酵久了的查嘎,味極酸,牧民用以作米粥、面湯的佐料。把查嘎用鍋靠干水分,制成固體狀酸奶,稱“阿嘎如勒”,對腸胃消化不良等癥有奇效。
馬奶主要用來作飲料或制馬奶酒,駝奶多用來作酒曲子或藥引子。
(2)奶酒 奶酒,蒙古語稱“阿日里”。
奶酒的特點是澄澈醇香,沁人心脾,酒性柔軟,口感酸甜。初飲時覺得酒力不大,可是后勁很足。一頓能喝一瓶啤酒的人,喝奶酒一公斤以上便會大醉。奶酒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健胃、養脾、強骨等功效。蒙古人常把奶酒當藥品飲用,能治療胃病、 腰腿痛、肺結核等疾病。
草原上的牧民常用奶酒招待尊貴的客人。過去,蒙古人飲奶酒,不吃炒菜,不猜拳行令。把奶食品和羊烏查一擺,邊吃邊喝邊談,興致所至,拉起馬頭琴,唱起長調民歌,著實是件雅事、樂事。
(3)奶茶 蒙古民族熱情好客,家里來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滿滿一大盤炒米,周圍擺上盛在瓷盤里的黃油、奶豆腐、紅糖、各種餑餑,接著獻上熱氣騰騰的奶茶。如果有客在座,不給茶喝或沒有“塔布喜”(奶食品等),主人則要“臉發紅,心難受”,而客人則以為“茶沒有茶,臉不給臉”。
奶茶的種類很多。據文獻記載,早在1300年前,就已經有健身止血、治療失眠癥的“酸棗稀飯”;有提高視力和聽覺的“嘎仁薩面茶”;有通宣理肺的“西仁寶日瑪湯”等等種類的奶茶。而“玉盤茶”、“金字茶”、“西番茶”則是蒙古大帝皇宮中佳茗。蒙古高原可以用來做茶的植物很多,就地取材煮制奶茶,各有千秋。
奶茶有解除疲勞,促人興奮,增強食欲,幫助消化,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而阿巴嘎茶,除了上述功效外,還能治療感冒等病,是上乘補品和飲料。
(4)肉制食品 牧區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綿羊肉、山羊肉、牛肉。過去,冬季獵取黃羊、狍子、 野豬、野兔、山雞等做食品,現已少見。
牧民宰殺牲畜是有季節性的。農歷五月以后,水草繁盛,牛羊已肥,開始宰殺,但不是大量的,隨吃隨時殺,保證日常肉食還能,一般不殺牛。冬季,小雪前后,天氣寒冷,易于貯存,牛羊尚未減膘,集中屠宰一次,既殺羊也殺牛,備足冬春需要,牧民殺羊不是割頭,而是從腹部割于一道小口,把手探入腹腔,捏斷脊部大動脈。這樣能保證皮張整潔、軀體完整。傳統肉制食品主要有:布胡勒,即整牛、整羊。用整牛待客,規格高,氣派大,但不及羊肉鮮美,故現在不多見了,羊,即剝去皮的整個羊的軀體,包括清洗后的心、肝、肺、肚子等,制熟后上席。山羊上席要去掉羊頭。
額布楚,羊牛的整個胸腔,包括頸椎、胸椎、兩側助 巴扇兒。
達喇,指牛羊胯骨部位。
烏古查, 指牲畜軀體的后腰部位。 這是最普通的肉食,俗稱“手把肉”。
以上食品,因為要保持整體和部位的完整,故主要煮制而成。因部位不同而其味各異。
(5)其他膳食 蒙古族以奶食、肉食為主,但同時也種漫撒子,所以也有食用米面的習慣,如:阿木斯,是一種加進黃油、大棗的米粥。
都厚巴,藏語,即加進肉和紅糧的稠粥。
圖古勒湯,可譯作牛犢子湯或奶油片兒湯。
炒米,用糜子米炒制而成,可區分為硬炒米和脆炒米兩種。主要工序為泡、炒、碾等過程。脆炒米可用奶茶、牛奶泡著吃,也可用黃油、嚼口拌著吃。硬炒米用來做肉粥和干飯。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包頭傳統飲食 http://www.guoyancapital.com/gonglue/namenggu/6625.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內蒙古旅游攻略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