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oot id="me2y0"></tfoot>
  • <ul id="me2y0"></ul>
    <ul id="me2y0"></ul><ul id="me2y0"></ul>
    • <fieldset id="me2y0"><menu id="me2y0"></menu></fieldset>
      您好,請 登錄 注冊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快捷導航
      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昆明國旅資訊云南大理 彌渡-云南縣城文化介紹系列文章第二篇

      彌渡-云南縣城文化介紹系列文章第二篇

      759
      更新時間 2020-01-23 18:04 | 昆明國旅 www.guoyancapital.com |閱讀模式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導讀:《月亮出來亮汪汪》是一支優美的云南民歌;每當我聽到這支歌,或者我在心里默唱這支歌,那優美的意境,優美的旋律,總是會異樣地撥動我的心弦;負重的靈魂,就有升華的感覺;



      《月亮出來亮汪汪》是一支優美的云南民歌;每當我聽到這支歌,或者我在心里默唱這支歌,那優美的意境,優美的旋律,總是會異樣地撥動我的心弦;負重的靈魂,就有升華的感覺;艱難的生命,也現出迷人的亮色!也曾經無數次在這樣醉人的旋律中, 憧憬著純真 甜美的愛情。 不禁想問,那是怎樣的一個地方?是怎樣的淳樸,怎樣的人文,陶冶出這般詩情畫意的情懷。

      彌渡縣,位于東經100°19′—100°47′,北緯24°47′—35°32′之間。地處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東南部,東與祥云、南華縣接壤,南與景東、南澗縣毗鄰,西靠巍山縣,北連大理市。東距省會昆明320公里,北離州府下關61公里,南距漫灣電站144公里。是紅河發源地之一和瀾滄江中游經濟帶的腹帶,古稱“六詔咽喉”,是聞名全國的花燈之鄉和民歌之鄉,花燈名曲《彌渡山歌》、《繡荷包》、《十大姐》,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民歌《小河淌水》出自彌渡。
       
      據說古時彌渡壩子是一片海子,人們往來于東山西山之間都是靠木船擺渡,往往迷失渡口,所以古時候稱"迷渡",直至清代才改稱"彌渡"。

      2010年云南省彌渡縣的彌渡民歌,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音樂項目類別   直到終有一日我得以親身體會—小河淌水 在彌渡。

          彌渡是花燈之鄉,花燈是漢族民間的娛樂活動,流行于云南,貴州兩省,以及四川,湖南等地。過去上元節時,人們載歌載舞鬧元宵,男女手持巾,扇雙雙起舞,踏歌和樂,稱為跳花燈。近現代花燈不只限于歌舞形式,并發展成為一種劇種,演出是手持折扇和手帕,靈活運用各種步伐, 手勢以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潑的藝術特色。

         在長期的流傳中,云南的花燈形成以地域劃分為九個支系, 彌渡的花燈在這九個支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彌渡花燈因受白族,彝族音樂和漢族山歌的影響,擁有許多來自民間獨具特色的曲調,像《十大姐》,《采茶調》就是密度出名的花燈調,《小河淌水》,《繡荷包》其素材也是取自彌渡民歌。《小河淌水》之所以能產生在彌渡這個地方,正是因為彌渡有著那種溫柔如水的意境,那種人文地理環境。

         如果有這樣一個畫面: 身邊是親愛的他(她),手執一盞花燈,載著滿滿的心心相惜和祝福,悠揚的樂聲在耳邊,花前,月下, 歲月靜好。
        
          負重的靈魂,就有升華的感覺;艱難的生命,也現出迷人的亮色!
         
         你聽,這是多美的歌:“月亮出來亮汪汪喲,亮汪汪喲……”






       

      感謝您來到昆明國際旅行社網站,文章有用可以收藏或分享這個網頁,可直接復制:
      原標題:彌渡-云南縣城文化介紹系列文章第二篇 http://www.guoyancapital.com/zixun/yunnandali/22131.html
      然后轉發好友,讓大家知道這個大理旅游資訊吧!如有發現侵權可以直接聯系站長為您刪除。

      關注759
      分享

      旅游路線推薦

      更多+

      旅游攻略

      更多+

      聯系我們

      微信

      支付寶

      廣告服務熱線:

      昆明國旅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181號昆明國旅

      名稱:昆明國際旅行社

      站長Q:QQ    Email:kunmingguolv@qq.com

      ©2009-2021  昆明國旅   www.guoyancapital.com   版權所有